Go Back

【wepro180 睿報】醫院爆煲:本地創科推三大智能方案 減輕前線工作量

醫療事故一宗也嫌多,近日威爾斯親王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,一名早產嬰兒因護士未有開啟輸注管的活栓致無法輸入藥物,最終不幸離世。「安全」和「人手」,絕對是醫院現時最急切面對的問題。有本地創科最新推出智能產品方案,包括智能櫃、智能運輸車及 OCR 病人識別系統,透過科技改善工作流程,減輕醫院前線員工工作量,進一步保障病人安全,部分方案已獲醫院採用。

RFID 醫療物資智能櫃 免人手管理

公立醫院人手一向緊張,加上近年人才流失嚴重,令情況雪上加霜。本地創科 Million Tech 萬碧發展有限公司自動識別項目總監何永俊(Andy)表示,現時存放在病房內的醫療物資,需要花費大量人手及時間管理,確保足夠及未過期,「護士已經好忙,使用率同床位都係爆,可能完咗抽血、完咗派藥,先有空閒少少時間去執(管理)」,他坦言:「畀我係護士都唔想執。」

Million Tech 所開發的「RFID 醫療物資智能櫃」,將醫療物資加上 RFID(無線射頻識別技術)Tag,當員工拍卡打開智能櫃,並從櫃中拿出物資時,系統會自動記錄,「變相佢哋平時好多 routine(恆常)或者做盤點庫存嘅步驟,呢個櫃可以幫佢做咗」。

該智能櫃的理念源自 Million Tech 為學校開發的圖書館智能櫃,Andy 解釋圖書屬紙張類,加上 RFID Tag 比較容易。然而醫療物資種類繁多,物料上亦有很大分別, 例如液體、金屬,即使是不同厚度的塑膠,RFID Tag 的設計亦會有所不同,故亦需加以考慮。

RFID 醫療物資智能櫃(左圖),可按醫院需要增加儲存格數。智能櫃能自動儲存員工姓名、所領取物資及時間等資料,可在櫃上的面板查看(右圖),亦能選擇將資料用電郵傳送,所有記錄一目了然。
智能櫃採用 RFID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。

智能運輸車靠感應器 毋需連繫醫院網絡

根據醫療人員工會的問卷調查,有前線支援員工曾指出,一間塞爆 50 人的病房,人手最短缺時,要獨力負責整個病房的清潔及運送工作。由 Million Tech 開發的「e-Trolley 智能運輸車」,只需簡單按下按鈕,即可開啟 Follow me 模式,利用車身下方的感應器偵測員工腳部,緊緊跟隨員工到達所需位置。員工毋需再用人手推運醫療設備,減低搬運時發生的意外。

Andy 向記者示範,e-Trolley 開啟 Follow me 模式後猶如選定主人般,即使中間有其他人左穿右插,它亦「不為所動」,但又能及時避開人潮,或在適當時候暫停,以免發生意外。其最快行駛時間為每小時 7.5 公里,負重達 120 公斤,充電後能行駛 20 公里。

醫院人流眾多,為減少碰撞的意外發生,「醫院版」的 e-Trolley 會加上泵把、閃燈,啟動時亦會響起音樂。它以日本感應器為主要技術,毋需連繫到牽涉大量敏感資料的醫院網絡,故受到醫院歡迎,現已獲公立醫院率先採用。

e-Trolley 智能運輸車(左圖),開啟 Follow me 模式後,能隨著員工步伐快慢而跟隨(右圖)。
車身下方設有日本感應器。

新增光學字元識別 助核實覆診病人身分

調亂病人樣本、藥物、甚至輸錯血的事故,以往不時發生。Million Tech 早於 2007 年開始,為香港醫院開發「病人身分識別系統」,應用 QR Code(二維碼)技術,合作至今已達 16 年,大大減低出錯機會。然而,由於現時應用的 X 光儀器,廠商不允許任何改動及安裝,故系統未能應用於照 X 光病人上;覆診病人因沒有手帶,亦同樣未能受惠,仍需口頭核實身分。

有見及此,Million Tech 開發出適合所有 X 光廠商機器使用的藍芽接收器,並在原有的 QR Code 病人識別系統中,加入光學字元識別(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),以讀取門診病人身份證上號碼,確保病人正確無誤。

現時醫院應用的 X 光儀器,廠商不允許任何改動及安裝,Million Tech 遂利用藍芽接收器,加上光學字元識別技術,辨別病人身分。

Andy 表示,Million Tech 未來會繼續以醫療保健為重心,重申希望可以協助醫院加強病人安全、減輕員工工作量,「我哋想用科技去幫人做嘢容易啲,而唔係取代一個人」。

撰文:wepro180 編輯部

原文連結:https://bit.ly/440JXXt